保定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始终秉持“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理念,将教科研作为提升办学质量与教师素养的核心引擎。过去一学年,教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实现多项突破,形成了研教互融、赛教融通的良性互动格局。
在2025年度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申报中,孔梅主持的《中职学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和国林需主持的《中等职业教育智慧课堂教学环境下有效课堂建设策略研究》成功立项。两项课题紧扣职业教育改革前沿,聚焦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彰显学校教师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专业追求。
在保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中,学校三位教师的课题成功立项,分别是任小琳老师的《产教融合下中职教育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实践的策略》、孔梅老师的《中职学校服务社会能力评估督导研究》,以及国林需老师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中职教师角色重构与素养升级路径研究——以保定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这些课题立足区域发展需求,聚焦产教融合、社会服务与教师成长,体现了我校教师在教育科研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深入实践,彰显了学校扎根地方、服务经济的责任担当,与保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评审流程高度契合。
勾洋老师主持的河北省课题《以赛促能,中职班主任能力提升的研究》经过严谨研究与实践,顺利结题,标志着学校在中职班主任能力提升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曹晓兰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开发实践与研究——以中德合作项目班〈汽车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课程为例》通过验收,该课题的实施与成果验证了其在课程开发与实践方面的创新性与实用性。这些研究创新了课程开发与育人模式,实现科研反哺教学,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教科研的深耕为学校教学改革注入强劲动力。“教师强,则学生强;教师驰骋全国赛场,学生方能走稳成才之路”,这是保定市理工中专教师的共识。过去一年,他们在各级教学赛事中一路过关斩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获奖选手合影。
2024年11月,李娇娇、康新媚老师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专业教师教学设计与展示活动中荣获“典型案例展示者(一等奖)”。这一成绩标志着学校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既是对教师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有力证明。
在2024年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优质课教学比赛中,李娇娇、康新媚老师获得一等奖,胡洁老师获得二等奖,马丽环、王妃老师获得三等奖,崔泊芳老师获得优秀奖。李娇娇老师在河北省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康新媚老师在河北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中斩获一等奖,充分彰显了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融合方面的雄厚实力。
2025年6月,马丽环老师在保定市中小学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延续了近年来在教学竞技比赛中的优异表现。
“全员化教学能力竞赛”每年举办,比的不仅是教学设计,更是对教师能否将企业项目转化为课堂案例、运用数字工具开展教学的能力考验;“精细化集体备课管理”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磨课,助力教师紧跟产业前沿技术;“青年教师弘德精艺工程”不仅有老教师“传帮带”,还安排青年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不少教师既是“讲课能手”,也是“行业专家”“培训导师”。
师者匠心,薪火永续。在职业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新时代,保定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以教师为基、以科研为翼,让“工匠之师”育“技能之才”,助力每一位学生在此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